隨著新一屆研究生同學從合肥回到上海,朱振才書記為全體22級新生和全所黨員同學開展《學習建團百年講話和黨的二十大報告精神——談當代青年的使命擔當》的開學第一課,廣大同學認真聆聽學習,深受鼓舞。
一、共青團是共產黨的助手和后備軍
“青年的命運,從來都同時代緊密相連”。朱書記從習總書記在建黨百年和建團百年重要講話中對青年的寄語出發,帶領同學們回顧了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從共青團深切參與的省港大罷工到紅旗渠引水工程和C919青年首飛團隊的先進事跡,再現了波瀾壯闊的時代里,先進愛國青年一直深切地參與到國家的深遠發展和創新進程中的生動畫面。鼓勵青年學子要從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終與黨同心、跟黨奮斗,把愛國書寫在黨和人民事業中,把青春播撒在民族復興的征程上,把光榮鐫刻在歷史行進的史冊里。
二、青年強則國家強
朱書記介紹了黨的二十大報告關于青年工作的論述,強調“當代中國青年生逢其時,施展才干的舞臺無比廣闊,實現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列舉了從冬奧會場,到抗疫戰場,從技能報國,再到星辰大海,各行各業的中國青年用青春與奮斗擔負起時代重任的動人故事。
特別介紹了衛星創新院北斗團隊、遙感三十團隊、試驗六號團隊等多個國家重大型號的科技青年在任務中歷練、在崗位上成長的奮斗故事,激勵青年學子要擔負起航天強國的歷史使命,不負時代、不負韶華、懷揣斗志、練就本領,為航天強國貢獻自己的力量,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注入新的青春活力。
三、創新是航天強國的必然要求
朱書記從中科院參與航天任務的歷史故事開始,介紹了在面臨經濟壓力、政治局勢影響下艱難求索的衛星研制的創新之路,講述了中科院自主研制的我國第一顆數據轉發通信小衛星“創新一號”的成功,標志著中國航天機制創新、協作模式創新、技術路線創新、技術方案創新、研制流程創新的重大意義,奠定了衛星創新院的建設與發展的堅實基礎。勉勵青年學子要善于集智攻堅,敢于協作克難,繼續走好“自力更生、自主創新”的發展道路,增強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的決心和勇氣。
四、志存高遠 不負青春
最后,朱書記以自己的學習和工作經歷為引,介紹了自己改變專業投身于衛星事業的過程,講述了創新一號、悟空號等型號研制任務的點點滴滴,分享了當時敢于提出創新性方案,圓滿出色完成超額任務的科研歷程,要求同學們作為新時代的青年,要勇于奮斗、敢于攻堅,尤其要在航天和科研的過程中,積極發揮青年應有的創新意識,善于去提出無人敢想、無人敢做、無人敢嘗試的領域問題,志存高遠又腳踏實地,成長為有知識、有能力、有理想的新時代科技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