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上海市疫情還在高位運行,形勢極其嚴峻,衛星創新院在職黨員積極響應院黨委號召,在“先鋒上海”小程序完成“雙報到”。這一次, “鑄星人”們化身為社區防疫工作的志愿者,用實際行動踐行“進社區、亮身份、踐承諾、作表率”的要求,讓黨旗在戰疫一線高高飄揚,讓黨徽在志愿崗位閃閃發光。
作為“戰疫先鋒”,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們的身影,他們是衛星創新院先進楷模,他們中有黨委書記、有支部書記、有普通黨員、還有先進分子……
我們多出一分力
群眾的安全就多一分保障
在志愿抗疫的“戰場”上,黨委書記朱振才同志化身社區“引導員”,耐心細致服務社區居民文明有序地開展核酸檢測。導航二支部書記李紹前變身“防疫小助手”,負責維護核酸檢測現場秩序,提醒和幫助居民提前打開“健康云”二維碼,提高檢測效率。在這里,他們有個共同的名字:黨員志愿者。
疫情不退,我們不休
人員信息排摸是所有志愿工作中最耗時的工作之一。微納支部唐宗斌和王誠豪,化身防疫信息“統計員”,在各自的小區忙碌著,他們通過上門掃樓、建群推送等方式完成居民信息錄入等防疫工作,一次次上門排摸,不漏一戶一人。
沒有生而英勇
只有選擇無畏
抗擊疫情,巾幗不讓須眉。微納支部的常建平已經參與志愿工作10天了,導航一支部的曹昕在居委完成報到后,也立即投入志愿工作。她們穿著悶熱的防護服,挨家挨戶上門登記信息、發放核酸抗原檢測試劑盒,成為志愿者隊伍中的最美“她”力量。
我還年輕
這些體力活就讓我先上吧!
導航支部的何盼和黨群支部的姜淳是年輕的90后黨員,在社區“雙報到”后,主動承擔體力活,跑遍了封控樓棟的每一層,逐家逐戶為住戶配送物資、清理垃圾,工作幾個小時也顧不上休息一下。黨群支部的米鵬積極幫助社區聯系物資團購,并幫助大家配送發放,成為保障社區物資的“生意人”。
黨員要有一顆奉獻的心
能沖鋒就沖啊!
不同的崗位,相同的使命,科學支部的王宏斌和他的妻子共同在防疫一線并肩作戰,上演抗疫“夫妻檔”。他們用愛經營“小家”,用責任和使命捍衛“大家”,他們的故事在社區里傳為佳話。
疫情防控,人人有責
不光是黨員,還有一些先進分子,也用實際行動表達對上海的支持和奉獻。微納衛星總體研究所所長常亮,每天早早的到達志愿者集合點,穿戴好連體防護服、N95口罩等密不透風的“裝備”后,一刻不停地為封控區分揀打包;通信衛星總體研究所的王文洋,耐心細致為居民講解抗原自測方法;導航衛星總體研究所科研骨干任前義不怕苦、不怕累,來來回回往返在小區各樓棟配送物資;可靠性中心的朱玥是最早參加志愿工作的同志之一,已經參加志愿工作19天,是各項志愿工作都熟悉的“全能王”;微納衛星總體研究所的王鎮全力以赴當好防疫政策“宣傳員”和隱患排查“安全員”。
而這些,僅是衛星創新院眾多志愿者社區工作的縮影。忙碌的志愿服務,讓很多低調的志愿者沒來及留下照片,但是你們的愛與勇氣將匯聚成光,照亮城市,溫暖人心。
齊心協力克時艱
云開疫“清”終有時
為每一位戰疫的志愿者點贊
為每一位配合防疫的居民點贊
請黨放心!
抗疫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