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科學院發展規劃局關于推薦2022年度中國科學院杰出科技成就獎的通知》,擬推薦“地球大數據可持續發展目標評估研究集體”作為2022年度中國科學院杰出科技成就獎候選者,現通過網站進行推薦前公示(詳見附件)。
自公布之日起7個自然日為異議期。任何單位和個人對擬推薦項目的真實性、水平、創新性及影響評價等如有異議,應以書面并實名形式向本單位提出。
以單位名義提出的異議,應在異議材料上加蓋單位公章,簽署法定代表人姓名,并寫明聯系人地址、電話和電子信箱。以個人名義提出的異議,應在異議材料上簽署真實姓名,并寫明本人工作單位、聯系地址、電話和電子信箱。
凡表明真實身份、如實提出異議意見、提供必要證明材料的異議為有效異議。我們將對異議受理截止期前受理的有效異議進行核實處理,對異議提出者予以嚴格保密。
聯 系 人:鄧晶晶
聯系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雪洋路1號2310房間
聯系電話:18918506002
E-mail:dengjj@microsate.com
2022年8月23日
附件:研究集體公示內容
地球大數據可持續發展目標評估研究集體
(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
1、推薦意見(不超過300字)
研究集體面向國家和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重大需求,率先提出了地球大數據概念和理論框架。創建了地球大數據平臺系統。成功研制并發射了全球首顆可持續發展科學衛星。構建了地球大數據可持續發展目標評估體系。撰寫的《地球大數據支撐可持續發展目標報告》系列報告累計貢獻64個亮點成果和42個決策支持建議,2019年報告列為我國政府出席聯合國大會的正式文件并全球發布。成果促成“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的建立,中心由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大會宣布設立并向成立大會發賀信,現在聯合國系統已成為知名的研究機構。突出貢獻者獲國際科學理事會首屆可持續發展科學獎。
2、代表性論文專著和核心知識產權列表
(1)代表性論文專著列表
序號 |
論文(專著)名稱 |
刊名 |
年卷頁碼 (xx年xx卷xx頁) |
發表時間(年月 日) |
全部作者及排名 |
1 |
地球大數據支撐可持續發展目標報告(2019) |
第74屆聯合國大會 |
2019年 |
2019年9月26日 |
郭華東 等共97人 |
2 |
Big Earth Data Science: an information framework for a sustainable planet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gital Earth |
2020年13:7卷 743-767頁 |
2020年3月23日 |
Huadong Guo, Stefano Nativi, Dong Liang, Max Craglia, Lizhe Wang, Sven Schade, Christina Corban, Guojin He, Martino Pesaresi, Jianhui Li, Zeeshan Shirazi, Jie Liu & Alessandro Annoni |
3 |
Measuring and evaluating SDG indicators with Big Earth Data |
Science Bulletin |
2022年 |
2022年7月8日 |
Huadong Guo, Dong Liang, Zhongchang Sun, Fang Chen, Xinyuan Wang, Junsheng Li, Li Zhu, Jinhu Bian, Yanqiang Wei, Lei Huang, Yu Chen, Dailiang Peng, Xiaosong Li, Shanlong Lu, Jie Liu & Zeeshan Shirazi |
4 |
Steps to the digital Silk Road |
Nature |
2018年554卷25-27頁 |
2018年1月30日 |
Huadong Guo |
5 |
Manual of Digital Earth |
Springer |
ISBN 978-981-329-915-3 |
2019年11月18日 |
Huadong Guo, Michael F. Goodchild, Alessandro Annoni |
(2)核心知識產權列表
序號 |
知識產權(標準)類別 |
知識產權(標準)具體名稱 |
國家 (地區) |
授權號(標準編號) |
授權(標準發布)日期 |
發明人(標準起草人) |
發明專利(標準)有效狀態 |
1 |
發明專利 |
一種數字地球原型系統 |
中國 |
ZL2007 10118012.4 |
2009-10-07 |
郭華東、范湘濤 |
失效 |
2 |
發明專利 |
一種適用于多種大數據管理系統的數據模型轉換及查詢分析方法 |
中國 |
ZL2017 10515379.3 |
2021-01-12 |
黎建輝、李躍鵬、沈志宏 |
有效 |
3 |
發明專利 |
一種基于分布式文件系統的海量地學數據并行處理方法 |
中國 |
ZL2013 10076895.2 |
2016-02-10 |
黎建輝、沈庚、周園春、王學志、韋遠科、張洋 |
有效 |
4 |
發明專利 |
衛星姿態控制方法及系統 |
中國 |
ZL2020 11422303.4 |
2022-06-28 |
陽應權、謝祥華、楊光、王磊、陳宏宇、付碧紅、黃志偉、張銳、嚴玲玲、趙璟、本立言 |
有效 |
3、研究集體成員貢獻情況
姓名 |
人員類型 |
主要貢獻 |
郭華東 |
突出貢獻者 |
提出地球大數據概念,開創了地球大數據可持續發展目標評估新路徑;提出并主持完成數字地球原型系統、數字地球科學平臺和地球大數據SDG系統;提出并任首席科學家發射了國際上首顆可持續發展科學衛星;提出并發展了地球大數據驅動的可持續發展目標評估科學方法;提出并主編完成《地球大數據支撐可持續發展目標報告》系列年度報告。獲國際科學理事會首屆可持續發展科學獎,當選國際科技數據委員會主席、國際數字地球學會主席,創刊“數字地球”和“地球大數據”兩個國際刊物并任主編,被聯合國秘書長聘為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技術促進機制10人組成員。為建立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做出貢獻。 |
范湘濤 |
主要完成者 |
研制了數字地球原型系統,負責數字地球科學平臺的總體技術系統建設,實現了從數字地球概念原型到地球大數據系統和應用平臺的突破。 |
陳 方 |
主要完成者 |
提出了地球大數據獲取與聚合、描述與表征、信息提取與知識發現的理論框架,研發了自然災害等相關SDG指標交互式在線分析等關鍵技術,研制了地球大數據SDG系統-數字絲路平臺。 |
黎建輝 |
主要完成者 |
負責地球大數據平臺的總體設計,突破了異構數據模型融合管理技術、可管理百億級元數據的高性能存儲技術、地球大數據高效處理技術等,主持研發了地球大數據存儲管理軟件。 |
付碧紅 |
主要完成者 |
研制SDGSAT-1,設計了“地表溫度熱紅外+近海水色多譜段+城鎮微光”等多維度融合數據獲取模式,首次實現夜間10米彩色燈光和0.1K三波段熱紅外溫差探測,解決了夜間城市生產功能及精細溫度場協同探測等難題。 |
李曉松 |
主要完成者 |
建立了符合聯合國標準、時空一致可比的全球土地退化零增長評估體系,提出了中國提前實現土地退化零增長且對全球貢獻最大的科學結論。研發了大數據支持非洲綠色長城建設在線工具并開展了成功應用。 |
孫中昶 |
主要完成者 |
創建了聯合國城市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與監測評估方法,研發了地球大數據支撐城市可持續發展指標在線計算與決策支持平臺。 |
劉 潔 |
主要完成者 |
主持完成2019-2021年《地球大數據支撐可持續發展目標報告》,累積向國際社會貢獻64個亮點研究成果;參與撰寫聯合國《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目標進展評估報告》。 |
梁 棟 |
主要完成者 |
提出了數據泛在感知、數據可信共享、多元數據融合、數字孿生及復雜模擬、空間地球智能認知的地球大數據技術架構,聯合發展了地球大數據驅動SDGs評估科學方法。 |